临沂肿瘤

提高肺癌治果的隐形帮手

2022-04-19 12:52:23 来源: 临沂肿瘤 咨询医生

提高肺癌治 果的隐形帮手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目前,国内不少患者“盲试”靶向药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今,基因检测已经成为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标准动作,基因检测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给大家说说关于基因检测的7个值得了解的问题。 一肺癌患者为何要做基因检测? 目前,国内不少患者“盲试”靶向药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IPASS研究中EGFR突变状态与靶向治疗 的关系图[TonyS.Mok,etal.,NEJM,2009] 从上面IPASS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来,EGFR阳性患者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显著优于化疗,而EGFR阴性患者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明显不如化疗。由此可见,使用靶向药物前必须先确定基因突变状况,患者才能获益,否则不仅无效,还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最后结果还不如化疗。 因此,如果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进行基因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由于靶向药物较少,所以基因检测的价值相对较小。 二肺癌患者如何选择基因检测? 今年CAP/IASLC/AMP三大权威机构更新肺癌分子检测指南,为NSCLC患者提供给了基因检测的指导。主要更新如下: 将ROS1纳入常规检测,所有肺腺癌患者不管临床特征如何,都应进行常规进行EGFR/ALK/ROS1三基因检测 除了EGFR/ALK/ROS1三基因,BRAF/RET/HER2/KRAS/MET也可以作为多基因检测,在初始诊断或在EGFR/ALK/ROS1常规检测结果为阴性时进行 若临床特征(比如年轻,无吸烟史)提示很可能为驱动基因阳性,则无腺癌成分的患者也可进行分子检测 三为什么常规进行EGFR/ALK/ROS1三基因检测? 对于肺癌患者,医院常规的肺癌基因检测靶点为EGFR、ALK、ROS1,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1、EGFR和ALK、ROS1是东亚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占50%以上,检测这三个基因可以满足大多数患者需求。 中国NSCLC驱动基因图谱[ZhengDetal.Oncotarget.2016]:EGFR、ALK、ROS1占比分别为50.3%、4.3%、0.6%。 2、目前只有这三个基因有对应的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可直接指导临床用药,且多个药物进入医保。 四还有哪些基因可以检测? 随着越来越多针对不同靶点的靶向药物被开发出来,常规的EGFR/ALK/ROS1三基因检测外,临床上也提出了更多的基因检测需求,如指南更新提到的“BRAF/RET/HER2/KRAS/MET等基因检测也可以作为多基因检测”。 这主要是基于现有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其中KRAS突变阳性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获益不及野生型,BRAF、RET、HER2突变阳性可从相应的靶向药物中获益。 以BRAF突变为例,2017年6月,FDA批准Tafinlar(dabrafenib)和Mekinist(trametinib)联合疗法,用于治疗 携带BRAFV600E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这正是基于一项名为BRF113928的II期临床试验中的优秀结果。 该临床试验共招募了93名携带BRAFV600E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36名未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每天使用150mgTafinlar两次、使用2mgMekinist一次,总体缓解率(ORR)达到6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无法估计;另外57名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使用同样剂量的药物,ORR达到6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6个月。 BRF113928研究中应答情况[PlanchardD,etal.LancetOncol.2016] 五多基因检测怎么选择? 从临床用药考虑,依然首选检测EGFR/ALK/ROS1三基因,从而确定能否使用已上市靶向药物。 当EGFR/ALK/ROS1三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全阴性时,再考虑进行更多基因的检测,当然,在多基因检测时并不推荐盲目进行上百甚至上千个基因这种“满汉全席式”的检测,而是根据临床指南建议对目前有一定临床数据支撑的基因进行检测。 在这里,患者必须知道基因检测不是一次检测搞定的,而是贯穿整个 治疗的全过程,因此,从临床治疗角度考虑的上述策略是比较经济高效的。当然,土豪可以随意。 六什么是靠谱的基因检测? 我们都知道 精准医疗是基于准确的基因诊断结果给予精确的治疗。因此靠谱的基因诊断技术至少要具备两个特性: 1、检测结果准确 在具备检测所要求的灵敏度、特异性的前提下,检测结果准确意味着检测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少越好。 基因检测流程一般包括核酸提取过程、基因检测过程和结果分析报告过程。其中,复杂的诊断过程的每一步都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因素,而结果判读分析的客观程度也会影响准确性。因此客观、简便的技术往往准确性较高。 2、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 我们知道药监部门批准一个药品上市的前提是要有严格合规、证据充分的临床研究证实药物安全有效。 为什么测A基因的试剂盒获批而测B基因的试剂盒却还没有批准,道理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需要充足的临床证据支持!在缺乏足够规模的、严谨的临床研究证实之前,所有的特殊病例报告其实都是在有选择的传播“正能量”概率事件。 因此,面对“热心人士”提出的“某某做基因检测发现C基因突变吃靶向药物D(该药并未获批C基因突变适应症,也没有充足临床证实对C基因突变有效)好了”的热心建议需要谨慎评估,不要盲目筛查盲目尝试。 七多基因检测技术哪个更靠谱? 对于目前可同时检测多个 基因突变的检测技术主要有ARMS(PCR)和NGS。 从检测准确性来看,NGS技术专业性强、操作复杂、数据解读且尚未形成标准,各家机构检测结果往往偏差较大,而ARMS技术是比较成熟的PCR检测技术,目前各级医院都已普及应用PCR技术,检测操作简便、结果判读简单、不同医院检测结果较为一致。 从临床证据支持来看,两种技术都可以检测多个 基因突变,均可检测目前各大权威机构推荐的具有一定临床证据支持的基因。其中,ARMS技术可满足目前肺癌基因检测临床需求,且已有多个基于该技术的产品获得法规批准上市。NGS技术的高通量检测特性,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为人类揭示更多癌症相关分子生物学信息。但在临床应用中,现有临床数据支持的基因有限,因此NGS检测的大量基因信息尚无法解读,仅能作为参考。 对于患者而言,有药监管理部门背书的检测产品最为可靠。因此,患者在选择基因检测时,首先选择获得CFDA批准的检测产品,在没有产品获批上市的情况下,选择技术相对成熟的、检测准确性高的检测手段和专业合规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