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肿瘤

康健园 | 肠癌早癌早筛,改变生活轨迹

2022-03-16 00:30:55 来源: 临沂肿瘤 咨询医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最新的癌症数据,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929万,死亡病例约996万。中国每年约有456.9万新恶性,死亡人数约300.31000。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仍然是前三名的恶性。根据《中国医学杂志》的最新数据,2015年-2020在中国十大高发癌症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长最为显著,迫切需要有效的防治手段。

近日,浙江大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树教授回顾了中国肠癌早期筛查领域40多年的历史和浙江海宁肠癌筛查的代表查的代表性案例,他说,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可以使大量无症状的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节约卫生资源、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预计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将增加早期患者的比例,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径。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大肠癌多学科协作组首席专家蔡三军教授介绍,美国有效预防大肠癌的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975年至2006年间,美国大力推广筛查和普查,使得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5年生存率上升。一般来说,普通人在40岁以后就要做肠癌早筛,有家族史或者其他高危因素的人更要提早做筛查。蔡三军教授近年来大力推进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通过在60岁以上人群普及肠癌早筛,发现早期肠癌以及原位癌患者,从而改变患者的生命轨迹。

结直肠癌筛查对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价值。今年1月中旬,《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指南(2020年北京)》明确推荐非侵入性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是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适用于40岁-74对年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议每三年筛查一次FIT-DNA检测。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产品结合先进技术,可显著提高筛查依从性,尽快发现结直肠癌痕迹,阳性结肠镜检查异常中超7成为癌前病变。

(潘嘉毅)

TAG: